2017年,纽约洛克菲勒中心65层传奇彩虹厅举办了一场聚会,庆祝著名美籍华裔建筑师贝聿铭100 岁华诞。这位曾经设计了卢浮宫玻璃金字塔,戴着圆框眼镜的大师已经迈入龟鹤之年。他坐在轮椅上,笑容可掬,尽显他独特的个性魅力。
今年四月,贝聿铭先生已年满102岁。如果说这位普利兹克建筑奖得主的身体和精神非常人所能及的话,那么他的作品,作为西方现代主义建筑与东方景物传统之间的桥梁,也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日益受到人们的推崇。
玻璃金字塔曾被法国《费加罗报》称为“糟糕透顶的”设计,现已让作为巴黎明信片上典型形象的埃菲尔铁塔也黯然失色。卢浮宫博物馆馆长兼总监 Jean-Luc Martinez称其为“博物馆的现代象征”,与“蒙娜丽莎、断臂维纳斯和萨莫色雷斯的胜利女神”水平相当的杰作。

贝聿铭的许多其他作品的遭遇也有过类似的转变。美国国家美术馆东馆的造型独特,棱角分明,采用了大理石和玻璃结构,在当时被视为过分追随现代主义的作品,远远不如原来的那座艺术建筑,可现在却几乎到了人人称赞的地步。
建筑评论家、作家及耶鲁大学讲师Carter Wiseman认为,贝聿铭的后期项目是他最好的作品。Wiseman引用了日本京都郊外群山怀抱的美秀美术馆以及卡塔尔多哈的伊斯兰艺术博物馆展出的立体戏剧化设计为例,这些作品体现出建筑师“高度的细腻感和擅长聆听古老的声音并以既不同于模仿又有别于迪斯尼风格的方式将这种声音呼唤出来的非凡能力,”他说。

贝聿铭最终功成名就,但他的事业是一条漫长的道路。他生于中国广州,在四周充满了殖民主义色彩的传统纯美艺术建筑的上海和苏州长大,在母亲因癌症去世后,他18岁时移居美国,开始学习建筑。他先后在麻省理工学院和哈佛大学师从包豪斯工艺美术学校创始人沃尔特·格罗皮乌斯(Walter Gropius),在贝聿铭及合伙人建筑师事务所(后为贝-考伯-弗里德及合伙人建筑师事务所)几十年积累了令人印象深刻的大量作品。他自己也发现,他的作品还是受到了他的同代人的影响,如菲利普·约翰逊(Philip Johnson)。
波士顿汉考克大厦(Hancock Tower,主要由贝聿铭的长期合作伙伴Henry Cobb 设计)等建筑经历了各种审查,涉及到质量控制问题和费用超支。不过这些不满主要是由于建筑师无法控制的原因。在建筑结构的完整和完善方面,贝聿铭不遗余力,一丝不苟,把工作做到了极致。除了争议之外,Wiseman说,贝聿铭未能很快建立盛誉的真正原因更多的是种族主义、仇外心理和专业领域的势利心态。
他早期为纽约开发商William Zeckendorf, Sr.设计的商业建筑被视为“沿袭了哈佛大学设计专业研究生院的风格,”Wiseman说。尽管如此,这一经历帮助贝聿铭培养了自己的内在魅力和韧性,这些品质使他在以后的职业生涯中赢得了知名客户的青睐,并能够自如地应对各种委托项目。

这就像历时13年完成的约翰·肯尼迪总统图书馆暨博物馆 — 从亮白色的混凝土塔楼和用玻璃密封的中庭可以俯瞰到波士顿港口。正如Wiseman所写的传记《贝聿铭:美国建筑的一个侧影》中所描述的那样:遴选委员会主席杰奎琳·肯尼迪(肯尼迪总统的夫人)认为贝聿铭“跟肯尼迪总统才华出众,成绩斐然”。
在1964年将委托书授予贝聿铭之前,当她来到办公大厅时,迎接她的是一个花瓶,里面装着一束她最喜欢的鲜花。“有些人可能会将其解读为过于世故的推销技巧,”Wiseman说。“但我把它解释为一种高智商和行为得体的标志。”
博物馆首任馆长Dan Fenn说,剑桥的有钱人很不满意博物馆的概念及其原始设计 – 一个截面玻璃金字塔。“他们说,‘把它放在别的地方去吧。我们不希望这里有穿着百慕大短裤,推着婴儿车的皮奥里亚人。这会破坏掉哈佛广场脆弱的氛围,’我不知道你是否去过剑桥,可它并没有那么脆弱。”(几十年后这个金字塔形状在卢浮宫的设计中重现。)

最终,Fenn说,这一项目搬到了波士顿哥伦比亚角半岛的现址。贝聿铭希望在哈佛建造一座博物馆的愿望破碎了。虽然他看上去温文尔雅,但对自己的追求非常执着。他把自己的新设计展示给肯尼迪家族成员之后,出现了90秒种近乎绝对沉默的场面。“一位名字叫Sargent Shriver的家族成员用疑惑的眼光看着那个设计,问道,‘我确信这个设计非常好,聿铭,但它与约翰·肯尼迪有什么关系?’”Fenn说道。
“我问我们是否可以去掉那些尖角,”Fenn说。“他不同意。我们之间的意见不同。他把玻璃金字塔称为沉思之地。我觉得这个名字很令人讨厌。我非常愚蠢。我说,‘人们在那个东西的底部会觉得非常渺小,’当然,这是一个很了不起的特点。我真的很钦佩他。虽然我们有不同的看法,但他总是那么友好,跟他在一起你会感到非常愉快。他根本不是那种满腹怨恨的人。”
历史还是善待了这座建筑。现任馆长Alan Price说,图书馆自1979年10月开放以来受到公众的极大欢迎,虽然经历了几次翻修,但仍然保持了原貌,部分原因在于贝聿铭先生体现了肯尼迪总统远大的理想。

“我相信这座建筑反映了贝聿铭受肯尼迪启发的程度,”Price馆长说。“展馆有着巨大的空间,里边悬挂着大幅国旗,非凡而永恒。你禁不住会抬起头来,看着国旗,体验那种莫名的敬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