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shift
Redshift-Site-Icons Redshift-Site-Icons Redshift-Site-Icons Redshift-Site-Icons Redshift-Site-Icons
  • 建筑设计
  • 施工建设
  • 基础设施
  • 生产制造
  • 可持续性
亚洲制造业正全力以赴提升员工技能
新闻动态 icon-search
Redshift-Site-Icons Redshift-Site-Icons Redshift-Site-Icons Redshift-Site-Icons Redshift-Site-Icons

亚洲制造业正全力以赴提升员工技能

作者 Rina Diane Caballar
教育 - 03月23日2021年 - 1 min read
upskilling employees
日本日南集团的工人在用数控铣床制造一个汽车底盘的全尺寸泡沫原型。这种工作需要许多制造业员工接受培训、提升技能。

新技术正在不断涌现:增材制造、人工智能、自动化、物联网、机器人技术等等,这些技术正在改变亚洲制造业的未来。

人工智能和机器人可以自动完成一些常规性或重复性的工作,如质量检查、缺陷检测、装配线优化等等。例如,机器人流程自动化技术让厂商可把后端业务流程自动化。虽然这种转变对许多员工造成了影响,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要失业,因为他们将通过提升技能来应对这种变化。

“这对未来的工作意味着什么?意味着那些大部分重复的工作会被自动化,或者大幅度地重新配置,工人面临着这样的风险。同时,这些技术仍然需要员工来了解、操作、维护和更新,因此他们必须不断寻找培训机会,提升自身技能,掌握这些新的发展趋势。”陆凯玲是这么认为的。她是一位独立的国际发展顾问,专长领域为亚洲及工业4.0技术在未来工作和私营部门发展中的作用。

upskilling employees
随着亚洲和世界各地的制造商都采用先进的机器人技术,员工需要提升技能,才能操作、维护和更新这些机器。

亚太地区的大多数企业都把提升技能视为成功的驱动力;84%的受访企业表示他们会优先考虑工人的技能培训和再培训。然而,64%的企业领导者尚未开展帮助员工获得必要技能的计划。尽管提升技能关系到企业的成功,但企业对落实这方面措施似乎还准备不足。

亚太地区的工人也认为提升技能至关重要;86%的员工认为职业发展对于未来至关重要。然而,有69%的员工担心他们的企业没有提供足够的培训机会,让他们能保持就业能力。

陆女士说:“工作技能的更新速度越来越快,员工学习和培训的模式也在相应地变化。现在和将来,员工很可能需要在整个职业生涯中采取终身学习或持续学习的方式来获得新技能。”

另见: 工作场所的虚拟现实培训正在改变在职学习模式

提升员工技能的策略

要想跟上不断变化的世界,提升技能至关重要。但是,这仅靠工人的自身努力还不够,企业也必须要在提升员工技能和重新培训上进行投资,才能避免劳动力跟不上技术创新的尴尬局面。

陆女士说:“每个行业的制造商都在将自动化、人工智能、增材制造、数字化等技术整合到业务流程中,以提高产品质量、提升员工生产力、加强供应链,从而保持竞争力。雇主需要训练有素的员工来理解这些技术、操作设备。他们有责任投入资源,与政府、工会、教育和培训机构等一起合作来培养员工。”

培训可以在内部进行,或通过数字化的学习项目进行,如欧特克的免费在线课程和“衍生式设计”认证,或麻省理工学院的“制造工艺基础知识”课程和“用于创新设计和生产的增材制造”在线认证。

upskilling employees
食品、能源和制药(如图所示)等各种制造行业都在发展更加自动化的装配线,这将需要员工提升技能。

此外,另有一种策略是让专门从事3D打印或协作机器人等技术的小型企业参与培训。亚洲基金会技术项目团队高级主管John Karr表示:“制造业对亚洲经济的健康发展至关重要,随着新技术在亚洲采用得越来越多,对员工技能的需求变得不稳定。我们需要建立一些体系,比如利用企业现有的知识,快速填补这些技能差距,从常规的培训转向适应性和应对性的培训。”

亚洲各地已在实施一些培训策略。我们来看看下列企业如何积极推行提升技能和重新培训,以让其现有的员工具备亚洲未来制造业所需的技能。

在日本培训年轻工程师

日本企业正在抓紧培训年轻工程师,例如从事汽车零部件制造的丰田合作企业小岛冲压工业株式会社,及其附属的专门从事注塑和压塑成型及材料测量的Technohama公司。Technohama的基本培训课程侧重于流体分析和模具制造;它还通过整个小岛集团的信息共享和技术交流会议来培训年轻工程师。因此,Technohama的流体分析技能水平得到了提升,并寻求将其业务范围扩展到其他公司。

upskilling employees
增材制造日益盛行,极大地推动了提升员工技能的需求。图为日本神奈川县的一名工人在清理小型汽车零件的3D打印件。

小岛董事兼Technohama公司生产管理执行官松本(Atsushi Matsumoto)说:“我们每个月在小岛集团内部召开附属委员会会议,进行小组学习,这对培训年轻的工程师很有帮助。他们在会上积极学习模拟生产,这对实际生产中的模具和产品设计有显著作用。”

公司还把一些软件和硬件的供应商、分销商请到会上,让工程师有机会与他们交流,这也有助于培训。松本指出:“如果所有培训都是公司内部自己完成的,就很难跟上技术发展的速度。因此,与其他制造商、供应商和初创公司的合作也非常重要。”

对于亚洲制造商来说,投资于员工培训与投资于新工艺、设备和技术同样重要。“雇主应该积极主动地预测未来的变化,”陆女士认为,“雇主应创造一种工作环境和公司文化,通过正确的形式提供正确的内容,如数字化的学习平台、应用,或者工作中的学习机会,让员工能进行自主学习,促进员工自我发展。”

在中国的多方合作

在中国工人向现代制造业所需的更高技能水平发展的道路上,技术和职业院校发挥着主要作用。例如,为适应对数字化应用与日俱增的需求,贵州装备制造职业学院新增了《数字设计技术》、《数字工艺设计》和《数字制造技术》等新课程;为使用先进的机床,增加了多轴加工技术课程;为帮助学生适应自动化生产流程,增加了工业机器人编程、工业机器人安装和调试以及智能生产线安装和调试等课程。

该学院机械工程系副主任兼副教授杨林表示:“我们响应国家号召,为群众打造终身学习体系,为每个人提供方便的高质量培训。”因此,该院还为处于各种不同职业阶段的各类劳动者,包括下岗失业职工、退伍军人和流动人口,提供再培训和技能提升培训。

中国技职院校的教育随着行业的需求而发展。杨副主任说:“中国的每个省、市都设有职业学院、学校,为广大企业提供多种领域的人才。学生学习什么样的知识和技能,按企业的需求而决定。”

就如在广东,广东省轻工业技师学院与企业建立起伙伴关系,为学生提供实习、软技能和技术技能培训。广州市工贸技师学院建立了一种双重培训制度,由学院与合作的企业共同制定教学和培训计划。贵州装备制造职业学院也与贵州航天林泉电机有限公司和吉利汽车公司建立了伙伴关系,共同建设专业学习计划和短期培训计划,并相互雇用教师和员工。

Karr指出:“要发展教育体系,培养出更多的思想领袖、知识工作者和创新者,高等教育很重要。但要确保亚洲人始终能提升技能也很重要,其核心就是教育和培训的过程。”

upskilling employees
一个泰国工厂的工人操作一个焊接机器人。

各方协作是关键

人们必须认识到,提升技能需要各行各业的共同努力。例如,在新加坡,政府设有“未来技能”计划,为处于职业生涯不同阶段的学生和工人提供技能发展的资源。政府与教育和培训提供者、雇主、工会和行业协会合作,帮助公民获得他们需要的技能和知识,从而保持竞争力。

陆女士说:“商界领袖应该要愿意与决策者对话,以确保他们了解自己的培训需求。例如,私营部门的领导人可为决策者及时提供劳动力市场的实时新数据,让他们了解不断变化的技能需求,让决策者能较好地进行规划和公共投资。公共部门和私营部门的领导可以与教育工作者和培训提供者合作,以确保培训内容能反映市场需求,培训形式便于各类学习者获得。各方协作是关键,不可能仅靠任何一方就能取得成功。”

#人工智能 - #团队管理 - #增材制造

Success!

You’re in.

千万不要错过任何发表的故事。

立即订阅我们的新闻动态。
COVID-19

工作场所的虚拟现实培训正在改变在职学习模式

BIM

数字博物馆的收藏可以让你舒适地坐在沙发上欣赏艺术

Ideas & Vision

看定制脑电图头套如何改变脑部的居家康复治疗

更多类似与此

施工建设

2021年制造业展望:5大趋势值得关注

作者 Asif Moghal
基础设施

6个理由说明重返工作场所并非意味着要丢弃办公桌

作者 Nicolas Mangon, Autodesk VP
基础设施

下一个常态中的技术领导力:Prakash Kota谈返回工作场所

作者 Prakash Kota, Autodesk CIO

Success!

You’re in.

千万不要错过任何发表的故事。

立即订阅我们的新闻动态。
Redshift
关于Redshift 作者 联系我们 Newsletter 中文

语言选择

请访问我们的其他语言网站

中文 English Deutsch 日本語 Français Italiano Español Türkçe 한국어 Português
Redshift-Site-Icons Redshift-Site-Icons Redshift-Site-Icons
(欧特克大视界)
© 2021 Autodesk, Inc 版权所有 隐私政策 (英文) 法律声明和商标 (英文) 不合规汇报 (英文)
建筑设计 施工建设 基础设施 生产制造 可持续性
Redshift
关于Redshift 作者 联系我们 Newsletter 中文

语言选择

请访问我们的其他语言网站

中文 English Deutsch 日本語 Français Italiano Español Türkçe 한국어 Português
Redshift-Site-Icons Redshift-Site-Icons Redshift-Site-Icons
(欧特克大视界)
© 2021 Autodesk, Inc 版权所有 隐私政策 (英文) 法律声明和商标 (英文) 不合规汇报 (英文)

Success!

You’re in.
Redshift

让未来的制作以更智能的方式进行。

订阅我们的新闻动态。
请访问COVID-19 Autodesk资源中心
X